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人生沒有什麼可畏懼的,要看是用什麼觀念看待這個世間,若將世間的一切都看成是很美、很好的,你就能「應世無畏」了。圖為佛光山藏經樓一隅。
人間社記者李明軒攝
圖說: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〈應世無畏〉。
圖/佛光山法堂書記室提供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經義】 佛法滿人間.應世無畏
2025-04-21
各位觀眾,大家平安吉祥!
今天和各位講「應世無畏」。
我們到世間上來,第一件事就是畏懼。你看小孩子才生下來,就哇哇……大聲哭了起來。為什麼要哭?他怕。來到這個生疏的世間都不認識,甚至誰是父親誰是母親,最初都不認識。到他慢慢的認識了父母親,生起了愛戀父母的心,他就不怕了,反而要父親、要母親。但他怕肚子餓,餓了就要哭,哭了就是為了要吃奶,給他餵奶吃,他就不哭了。再者,若有一個很高大的人站到嬰兒身邊,他不認識這個陌生生人,就要哭了,那人走開也就不哭了。
克服畏懼 感謝因緣
人到世間上來就是畏懼,很多人畏懼苦、畏懼困難、畏懼貧窮、畏懼很多的艱難……有畏懼的心不容易成功。就像一堵牆讓人無法行動,當然不容易有快樂。這種畏懼的心,要學習克服。實在說來,人生沒有什麼可畏懼的,世間上有什麼可以給你害怕呢?人來到世間是為了學習,你說讀書,可以給我們智慧,沒有可怕呀!你說工作很辛苦,你把事情做成功就有待遇,這些都是幫助大家更理想的生活,沒有什麼可怕呀!人家說話罵我、打我,這不是欺負,這是在教導你啊!要感謝他,這是好事啊,用不著害怕。這就要看是用什麼觀念看待這個世間的,將世間的一切都看成是很美、很好的,你就能「應世無畏」了。
當然世間上也有很多是危害我們的,多可怕呀。比方錢財,不義的錢財很可怕呀!正當的發財不要緊。許多人熱衷追求名位,那不當的名位帶來多少的擔驚受怕啊!做強盜、做土匪,就是給你做領袖也是很危險的,不要做,不可以做的,因為後面帶來的結果是很可怕的,誰都承受不起。
總之,壞的事情怕人家毀謗我們、怕人家批評我們、怕人家嫌棄我們、怕人家不要我們、不接受我們,那就是畏懼啦!當然不好。所以我們有一種自信:我很正派、我公平正義,在這個世間上我沒有畏懼,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,做堂堂正正的事情,我待人一切都要正正當當的不走歪路。
心存善念 普施無畏
人家說走暗路就怕鬼,世上有沒有鬼先不去管它,若是心中做了不好的事情,當然心中有鬼。「平日不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心不驚」,只要我能行得正做得正,都是說好話,都是對人有幫助、有建設性的好話。所做的事都是利益世間的好事,所存的心念都是幫助人的善念,我在世間上就不怕人家來欺負。
「應世無畏」,我應付這個世間不畏懼,真是美好的人生。就像觀世音菩薩一樣,以無畏心處處幫助人,鼓舞安慰人,解除他對各種困境的畏懼。有時候也許只是一句對的話,就能讓人放下害怕,可以對人生有所體悟,面對世間的各種境遇也都不畏懼。
我們除了自己要能「應世無畏」,還要幫助畏懼的人,讓他也可以「應世無畏」,這才是佛弟子的人生態度。
祝福大家!
●智仁勇
「智仁勇」,是中國童子軍追求的目標;童子軍所要努力的,就是達到「智、仁、勇」的境界。「智仁勇」是童子軍的「三達德」。一個人要有道德,要到達一個道德的目標、道德的標準,要有智慧,要有仁慈,要有勇敢。
《論語》說:「智者不惑,仁者不憂,勇者不懼。」一個有道德的人生,對於邪知、邪說、邪識能夠不被其所迷惑,對人生的窮通、禍福、得失、成敗能夠不憂,對社會的變遷、自然界的天災人禍能夠不懼,那也稱得上是一個和平的人生。
這「三達德」在佛門裡面,也可以做對比的。比如般若就是「智」,我們念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、《般若心經》,般若就是我們智慧的光,般若是我們心裡的潛能,我的能量放光了,般若放光了。如《金剛經》一開始:「爾時世尊食時,著衣持鉢,入舍衛大城乞食。於其城中,次第乞已,還至本處。飯食訖,收衣鉢,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」佛陀穿衣、持鉢,這個身體放光;行腳,腳也放光;吃飯,口中放光;心裡面慈悲幫助別人,也在放光。敷座而坐,全身在放光,這就是生活的般若。
慈悲就是「仁」,儒家講「仁」,佛門講慈悲,基督教則講「博愛」。慈悲最究竟,「慈」可以給人快樂,「悲」能拔除人的痛苦。給人快樂,拔除人的痛苦,這個慈悲,這個仁德很重要。
「勇」就是佛教的菩提,發菩提心,從佛陀到祖師大德,都勸每個佛弟子要發菩提心。什麼叫「菩提心」呢?就是「上求下化」,上求諸佛之理,下化一切眾生。你能承當「上求下化」這個責任,有這種勇敢,有這種擔當,你就是個勇者。
所以童子軍的三達德,其實以佛法的般若智慧更能透澈,不光是世間的知識,還要讓他有出世的智慧,這是更遠大的目標。讓他要有仁愛之德,就是有慈悲心,更廣泛的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這樣不分人種、物種的慈悲心,是更偉大崇高的目標。
童子軍都有「智仁勇」三達德,我們身為佛教徒就是要有般若心、慈悲心、菩提心,這也是我們佛教徒的三達德。有了這三達德,有什麼偉大願力也比較容易達到。我們跟有朝氣活力的童子軍學習「三達德」,在佛法裡面可以更進一步的圓滿「智仁勇」三達德的能量。
今天和各位講「應世無畏」。
我們到世間上來,第一件事就是畏懼。你看小孩子才生下來,就哇哇……大聲哭了起來。為什麼要哭?他怕。來到這個生疏的世間都不認識,甚至誰是父親誰是母親,最初都不認識。到他慢慢的認識了父母親,生起了愛戀父母的心,他就不怕了,反而要父親、要母親。但他怕肚子餓,餓了就要哭,哭了就是為了要吃奶,給他餵奶吃,他就不哭了。再者,若有一個很高大的人站到嬰兒身邊,他不認識這個陌生生人,就要哭了,那人走開也就不哭了。
克服畏懼 感謝因緣
人到世間上來就是畏懼,很多人畏懼苦、畏懼困難、畏懼貧窮、畏懼很多的艱難……有畏懼的心不容易成功。就像一堵牆讓人無法行動,當然不容易有快樂。這種畏懼的心,要學習克服。實在說來,人生沒有什麼可畏懼的,世間上有什麼可以給你害怕呢?人來到世間是為了學習,你說讀書,可以給我們智慧,沒有可怕呀!你說工作很辛苦,你把事情做成功就有待遇,這些都是幫助大家更理想的生活,沒有什麼可怕呀!人家說話罵我、打我,這不是欺負,這是在教導你啊!要感謝他,這是好事啊,用不著害怕。這就要看是用什麼觀念看待這個世間的,將世間的一切都看成是很美、很好的,你就能「應世無畏」了。
當然世間上也有很多是危害我們的,多可怕呀。比方錢財,不義的錢財很可怕呀!正當的發財不要緊。許多人熱衷追求名位,那不當的名位帶來多少的擔驚受怕啊!做強盜、做土匪,就是給你做領袖也是很危險的,不要做,不可以做的,因為後面帶來的結果是很可怕的,誰都承受不起。
總之,壞的事情怕人家毀謗我們、怕人家批評我們、怕人家嫌棄我們、怕人家不要我們、不接受我們,那就是畏懼啦!當然不好。所以我們有一種自信:我很正派、我公平正義,在這個世間上我沒有畏懼,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,做堂堂正正的事情,我待人一切都要正正當當的不走歪路。
心存善念 普施無畏
人家說走暗路就怕鬼,世上有沒有鬼先不去管它,若是心中做了不好的事情,當然心中有鬼。「平日不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心不驚」,只要我能行得正做得正,都是說好話,都是對人有幫助、有建設性的好話。所做的事都是利益世間的好事,所存的心念都是幫助人的善念,我在世間上就不怕人家來欺負。
「應世無畏」,我應付這個世間不畏懼,真是美好的人生。就像觀世音菩薩一樣,以無畏心處處幫助人,鼓舞安慰人,解除他對各種困境的畏懼。有時候也許只是一句對的話,就能讓人放下害怕,可以對人生有所體悟,面對世間的各種境遇也都不畏懼。
我們除了自己要能「應世無畏」,還要幫助畏懼的人,讓他也可以「應世無畏」,這才是佛弟子的人生態度。
祝福大家!
●智仁勇
「智仁勇」,是中國童子軍追求的目標;童子軍所要努力的,就是達到「智、仁、勇」的境界。「智仁勇」是童子軍的「三達德」。一個人要有道德,要到達一個道德的目標、道德的標準,要有智慧,要有仁慈,要有勇敢。
《論語》說:「智者不惑,仁者不憂,勇者不懼。」一個有道德的人生,對於邪知、邪說、邪識能夠不被其所迷惑,對人生的窮通、禍福、得失、成敗能夠不憂,對社會的變遷、自然界的天災人禍能夠不懼,那也稱得上是一個和平的人生。
這「三達德」在佛門裡面,也可以做對比的。比如般若就是「智」,我們念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、《般若心經》,般若就是我們智慧的光,般若是我們心裡的潛能,我的能量放光了,般若放光了。如《金剛經》一開始:「爾時世尊食時,著衣持鉢,入舍衛大城乞食。於其城中,次第乞已,還至本處。飯食訖,收衣鉢,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」佛陀穿衣、持鉢,這個身體放光;行腳,腳也放光;吃飯,口中放光;心裡面慈悲幫助別人,也在放光。敷座而坐,全身在放光,這就是生活的般若。
慈悲就是「仁」,儒家講「仁」,佛門講慈悲,基督教則講「博愛」。慈悲最究竟,「慈」可以給人快樂,「悲」能拔除人的痛苦。給人快樂,拔除人的痛苦,這個慈悲,這個仁德很重要。
「勇」就是佛教的菩提,發菩提心,從佛陀到祖師大德,都勸每個佛弟子要發菩提心。什麼叫「菩提心」呢?就是「上求下化」,上求諸佛之理,下化一切眾生。你能承當「上求下化」這個責任,有這種勇敢,有這種擔當,你就是個勇者。
所以童子軍的三達德,其實以佛法的般若智慧更能透澈,不光是世間的知識,還要讓他有出世的智慧,這是更遠大的目標。讓他要有仁愛之德,就是有慈悲心,更廣泛的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這樣不分人種、物種的慈悲心,是更偉大崇高的目標。
童子軍都有「智仁勇」三達德,我們身為佛教徒就是要有般若心、慈悲心、菩提心,這也是我們佛教徒的三達德。有了這三達德,有什麼偉大願力也比較容易達到。我們跟有朝氣活力的童子軍學習「三達德」,在佛法裡面可以更進一步的圓滿「智仁勇」三達德的能量。
最新消息
紐約道場心靈講座 曲全立談創作與初心
2025-11-15聖麥可預備學校師生參訪香雲寺 體驗佛教文化
2025-11-15紐約道場出席跨宗教交流 共話「生命的禮物」
2025-11-15佛光山出席安寧療護紀念會 分享佛法智慧與慈悲理念
2025-11-15紐澤西佛光人歲末送暖 關懷當地弱勢家庭
2025-11-15柏林佛光山大腦與人生講座 洪蘭巧答生命智慧
2025-11-15勝鬘書院參學多倫多佛光山 探索人間佛教本土化歷程
2025-11-15攜手社區行善 達拉斯佛光人關懷家庭暴力受害者
2025-11-15第四屆礁溪鄉鄉長盃拉密大賽 熱鬧展開
2025-11-15佛光紐西蘭南島書院課程圓滿 《壇經》智慧開啟學員心靈之窗
2025-11-15
相
關
消
息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傳記】 百年佛緣──生活篇.我的衣食住行5-1 2025-10-31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佛教與生活.生活與修持8-5 2025-09-23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禪學與淨土.禪堂的生活與清規4-2 2025-09-03
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人生與社會.佛教的福壽觀4-4 2024-12-20
星雲大師圓寂周年紀念日追思典禮 全球僧信發心奉行人間佛教緬師恩 2024-02-24
【星雲大師全集18】佛法真義3.佛教常識107 2023-12-09
【星雲大師全集17】佛法真義2‧佛學思想73-日日是好日 2023-08-12
最深刻的思念 各道場和金門佛光人讚頌大師 2023-04-24







